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6分)正在热播的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再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年
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
材料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Bolshevism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怎样理解该事件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
叶”?(6分)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一文意味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之道上发生的重大转变。(2分)
(2)从任务、性质、领导者、前途四方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4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2分)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主要表现。(从加重号角度回答,4分)
2、判断题 《马关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最能反映出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
[?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辟内河新航线
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判断题 20l2年的暑期,小辉同学参加了“红色之旅”,旅行团一行从哪个地方启程,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
A.南昌
B.井冈山
C.瑞金
D.西柏坡
4、判断题 民国时期的人们经历了剪发的痛苦经历,在电影《辛亥革命》中黎元洪剪发片段的台词是“剪吧,咱就无发无天了”的台词,这里面的“天”应该指
A.君主
B.自然
C.上天
D.客观世界
5、判断题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深信,“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现有的英格兰工厂就已经供不上了。”然后那些推销棉织睡帽的人没有想到“远在英格兰人知道有棉织物的许多世纪前,这三万万居民的祖先从来就决不稀罕这种东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错误是?(?)
A.那些推销棉织睡帽的人“形成了亏本生意”
B.《南京条约》规定免征一切内地税使英国对华倾销商品信心十足
C.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顽强的抑制作用
D.1842~1845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额呈递增趋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