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秦朝开始设立的丞相一职在明朝被废除;明朝以后相当于丞相的地位、权力降低。主要原因相权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西汉设“中朝”,限制三公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宋代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明朝废丞相,设六部;清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听命于皇帝。
(3)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期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
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C.开眼开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
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一现象出现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中央,元朝实行一省制——中书省制,元代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十个左右的行中书省,职官设置同中央,以总揽地方庶政。元代的行省制很好地解决了古代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庞大帝国内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内是指大都(元朝首都,今天的北京)及其周围的地区,称为“腹里“,由中书省之间管辖;外是指除了“腹里“外的其它地区,设置行中书省管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吴三桂在西南地区反清并自立为皇帝,对此正确的评价是
A.反清是搞分裂应否定
B.反清是迫于无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C.反清是有所觉悟应基本肯定
D.反清是坚持民族立场应该肯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吴三桂反清的时候,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趋向稳定,国家已经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的行为属于分裂国家的行为,应该否定。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终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中央集权
B.皇权专制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