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 )
A.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C.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
D.早期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4分)
(2)以卡尔文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展潮流。(4分)
(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民族主义: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2分)
人文主义: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2分)
(2)“先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2分)对社会生产的严格限制和规定,有利于早期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等。(2分)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规划了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促进民族主义的发 展: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诞生。(2分)
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B.简化宗教仪式
C.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D.主张“先定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不是马丁·路德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假如你生活在中世纪的欧洲,你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主要是
A.商业知识
B.宗教服务族教会
C.人文学科
D.科学知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中世纪”这一时间限制。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确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规定宗教神学是学校的主修科目,其他各科学习也为神学服务,因此在欧洲中世纪,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主要是宗教思想和从事宗教活动的一些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本质上主要体现了
A.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昏
B.新贵族与旧贵族的矛盾
C.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天主教会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 想中叙述的应是“弃民”不是“选民”,“选民”应是获救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