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同学在网上搜到某一历史事件的一组关键词,其中有“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等。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提供一组有关历史事件的关键词,意在考查学生对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基本史实的掌握。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十月革命的突出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蒋经国曾在苏联求学,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由此可见当时苏联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农业集体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迁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欧洲第5位下降到80年代的世界第88位。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包括
①改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②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③控制消费,强调高积累?④长期与美国争霸、竞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