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
[? ]
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
B.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D.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
B.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C.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历史概念的能力。“1922年春”,有了幸福感,这与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中取消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有关,选C。A、B、D时间不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改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选择C。选项A错在“加强”,排除。选项B是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方面的内容,表达不够准确,选项D是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因此排除A、B、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