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句话:“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钼、夷、斤,试诸壤土。”根据文意判断,其中“钼、夷、斤”指的是
A.铁制农具
B.青铜武器
C.化学元素名称
D.奢侈消费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指恶金所铸钼、夷、斤是为“试诸壤土”,可以推知它们指的是铁制农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16年持续不断地建设施工后,2008年底基本建成,这是中国水利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其中,兴建于战国时期,至今仍对长江流域的抗旱、防洪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筒车
C.龙首渠
D.白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家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农具的出现,促进了私田的开垦,瓦解着井田制,加上牛耕的出现,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成为可能,最终在“废井田,开阡陌”后形成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郭沫若词:“……闸门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长。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
[? ]
A.广通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漕渠
C.灵渠
D.白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水利工程位于“蜀”即四川,“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兼有灌溉和防洪功能,据此可以判断是都江堰。故选C。
点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代表成就之一。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