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这次争论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人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廷尉李斯:反对实行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
(2)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3)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在当时有一定的道理。从历史上看,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予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更何况,在秦以后的西汉初期也曾经分封同姓诸侯,说明这种制度在秦汉时期仍有一定的合理性。李斯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他看到了西周后期分封制的弊端;他提倡的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而且被后世广泛采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人类文明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近来京城内外风俗尚侈,不拘贵贱,概用织金宝石服饰…上下仿效,可以成风。
----《明宪宗实录》
材料三?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奢侈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奢侈之风盛行的原因。(8分)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3分)
(2)现象:不分贵贱,追求高消费。(2分)原因: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理学思想受到冲击,人们追求物质享受。(6分)
(3)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4分)
原因: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列克思主义的影响。(9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根据材料“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开东阁,廷贤人与谋议……与大臣辩论”等信息归纳措施。
(2)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概括提炼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 “不拘贵贱,上下仿效,习以成风”和材料二中 “率多侈靡, 揭(借)债不辞”信息概括归纳明朝奢侈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从明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奢侈之风盛行的原因。
(3)第一问,回忆所学,可以从财产资格、性别资格、种族资格三个方面归纳。第二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题目要求指向明确。关键是要注意结合史实,避免空发议论,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史学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先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形成的许多制度都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同学对于先秦政治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禹开创了我国的世袭制首领产生制度
B.夏朝是部族国家
C.西周是疆域国家
D.春秋战国是诸侯混战时期,没有周天子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先秦时期指的是秦以前的时期,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大禹死后,部落的大权交到了他的儿子启的手中,启开始了世袭制;夏朝虽然已经建立了公共权力机构,但不完善,还是部落制国家,故选B;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扩大了疆域,但是疆域不明确,因此不是疆域制国家;春秋战国虽然是是诸侯混战时期,但是依然有周天子名义上的统治。根据以上分析,ACD均错
点评:先秦时期主要是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其政治制度尚处于初创时期,属于早期政治制度阶段。早期政治制度阶段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枢垣记略》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顺治年间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分)
(2)该特点存在着怎样的弊端?(2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雍正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4)军机处有何特点?(3分)有何影响?(2分)
参考答案:(1) 特点:承袭明制,内阁处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
(2) 弊端:不利于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3)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4) 特点:参与处理机要政务;军机大臣品级不高,轮流在宫廷简陋平房内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影响: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