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B.都彻底解决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结合所学不难判断出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共同点是三者都打破了世袭特权,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基础,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三者的共同点,即梭伦改革属于奴隶社会的改革不会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同时也为彻底解决社会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诸侯国
| 与王室关系
| 地理位置
|
晋
| 姬姓贵族
| 山西
|
卫
| 姬姓贵族
| 河北南部和河南南部
|
鲁
| 姬姓贵族
| 山东南部
|
齐
| 功臣
| 山东北部一带
|
燕
| 姬姓贵族
|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
①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贵族、功臣、先朝贵族
②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③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表格中分封的对象为同姓贵族和功臣,但没有先代贵族,所以排除①。表格内容为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不能直接得出④,②③在图表材料中都有体现。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逋(通‘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逋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主要论证了
[? ]
A.宗法制的作用
B.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
C.分封制的作用
D.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6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世袭贵族统治瓦解后各种新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纷纷涌现……春秋战国的吞并战争在公元前三世纪结束时,大黄金时代达到巅峰。
——据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1901—1928年天津工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清政府)在“实业救国”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发布“新政”上谕,颁布了一些促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如设立专门管理工商业和教育事务的机构,制定各种政策性鼓励兴办工商业的章程。附近农村剩余人口流向城市,成为新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附近农村称为企业商品的销售市场。大规模收回“利权运动”使外货输入量急剧下降。新政时期华北局势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乱。后来,一战爆发、俄国十月革命大量牵制了列强力量,各界人士的反帝斗争和抵制洋货运动,都给它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据陈迪新《天津近代工业的黄金时期工业概况及原因浅析》
材料三?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社会迅速发展转型,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出身高贵、温文尔雅、衣食无忧、教养良好等绅士理念逐渐弱化,边沁和穆勒提出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成为信条,形成所谓“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尚。
——据李增、龙瑞翠《英国“黄金时代”道德风尚之流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大黄金时代”的平民地位变化的政治原因。(6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天津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条件。(10分)
(3)分析材料三英国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的“黄金时代”中道德观念变化的相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周王室式微,分封宗法制逐渐瓦解;各国变法,“世卿世禄”制瓦解;秦国统一,推行郡县制。(任意两点得6分,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原因:“实业救国”的推动;清政府的鼓励;附近农村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华北政局稳定;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一战的有利时机。(任意5点得10分。)
(3)原因:民主代议制的发展;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外扩张。(任意3点得6分,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4)相同点:从贵族等级到身份平等;从文雅高贵到功利主义。(1点2分,共4分。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据材料一可知,“大黄金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联系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平民地位变化的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崩溃;“世卿世禄”制瓦解;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贵族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2)1901—1928年天津工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依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概括原因:“实业救国”;颁布了一些促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附近农村剩余人口流向城市,成为新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大规模收回“利权运动”使外货输入量急剧下降;新政时期华北局势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乱;一战爆发、俄国十月革命大量牵制了列强力量;各界人士的反帝斗争和抵制洋货运动。
(3)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英国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4)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一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三中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都被称为“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道德观念变化的相同之处是从贵族等级到身份平等;从文雅高贵到功利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 )?

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
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一时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封国的存在极大的威胁了中央集权;图二是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行省受中央中书省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