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法德关系大事年表
1806年 拿破仑重创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急先锋普鲁士军队
| 1940年6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贝当政府投降
|
1813年 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
| 1951年4月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1815年 滑铁卢战役,法军再次战败
| 1958年 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1870年 色当战役,法军大败
| 1967年 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最终德国战败
| 1992年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
|
1919年 《凡和赛和约》签订,德国被宰割
| 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
1939年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 ?
|
(1)根据大事年表的历史事件,分析法德各个时期的关系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法德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使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德国则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刘作奎、张伟《德法化解百年恩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法德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和解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现在的中日关系远比当时的法德关系复杂,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民族感情和舆论氛围都还是相对脆弱。两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尚待克服的障碍和藩篱,无法期望一朝一夕达到完全的政治信任。——吴怀中《中日战略互惠需战略互信》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日关系相比法德关系的发展存在怎样的差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德关系的和解给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怎样的启迪。
2、判断题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判断题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4、判断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材料四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4分)
(2)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四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据此归纳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2分)
?
?
(4)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起了什么积极作用?为什么这种积极作用只是一定时期的?(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