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学者将30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分成3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关键词是
[? ]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
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2、判断题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3、判断题 (20分)历史上的每次社会转型,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
1)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分)请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特征?(3分)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以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关系
,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
工厂搬到城市,这时工人在雇主眼里就只是工
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干活,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2)依据材料二,解读出蒸汽机的使用给英国工人生活带来的变化。(3分)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试述80
年代我国实行“生产责任制”对现代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11分)
4、判断题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最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