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山公园”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立的。迄今为止,中山公园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同名公园。中国中山公因联谊会副会长、武汉中山公园党委副书记柯昌伟说,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园,其中内地就有51座,目前全国的中山公园正积极计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阅读下列孙中山的几段话:
材料一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未轨……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材料二 “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元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心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材料三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弥留之际,他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和平——奋斗——救中国——”
(1)材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中孙中山倡导的“社会革命”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中可以感受到孙中山的什么精神?“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体现了孙中山什么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国强民富。“平均地权”,国民共享地利,避免贫富悬殊,和社会矛盾尖锐。
(2)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说明了在孙中山等人坚持不懈反清起义影响和英勇顽强精神推动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推翻清朝统治的局面已经形成。
(3)追求民主自由与平等权利,唤起民众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为实现这个目标加快努力。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或“为国奋斗的高尚情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1)据材料一、二,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9分)
(2)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说一说你的理解。对于甘地一生的评价,说法不一,评价他的关键何在?(6分)
参考答案:(1)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9分)
(2)理解: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关键: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D.与中共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完全一致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2年,印度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
B.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自相矛盾
C.国民大会党孤军奋战
D.国大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22年,印度人民的斗争已超出了甘地所规定的非暴力的范围,甘地宣布停止运动,从而使印度反英斗争走向低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世纪北美、拉美独立运动都取得了胜利,而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却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地区?
A.殖民者力量强弱不同
B.社会经济基础强弱不同
C.国际环境利弊不同
D.民族民主意识强弱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般来说政治革命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内部因素,本题中A、C两项都是外因,予以排除。B、D两项相比,正确答案显而易见是B。从历史事实发展来看,18世纪独立战争前的美国和拉美,其经济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有些产品甚至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同英国产品一争高低。而19世纪中期的亚洲尚未产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没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其革命仍然属于旧式农民革命的范畴,注定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