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发起的征集“中国新时期的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

其中①处的流行语是对其余九条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应该是
[? ]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基层民主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稳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摘自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 材料三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人民日报》社论1978年12月25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中共“八大”提出关于我国当时主要矛盾的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论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期的中国引起什么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一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2)社会现象: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高于一切,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影响: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挫伤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3)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改革管理体制
B、增加企业活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