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2、判断题 1983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其根本目的是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B.我国先进行工业化建设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中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4、判断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②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④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5、判断题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 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会议是
[?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