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0年,是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的举办之年,也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名称。(2分)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1分)
(5)20世纪90年代,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1分)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会对江苏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1分)
参考答案: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2)上海发昌机器厂(2分)
(3)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欧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爱国运动推动(任答一点1分,共3分)
(4)发展较快(1分)
(5)上海浦东开发。(1分)?会带动江苏省经济更快发展。(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题干引用晁错《论贵粟疏》里面的一段关于农耕生产与自然灾害以及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论述为材料,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一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统治者“急政暴赋”的影响,所以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 材料二:“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 材料三:(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哪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有什么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反映的生产方式与材料三、四的有什么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小农经济;特点:①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②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
(2)不同点:分别是手工业生产与机器生产。
(3)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③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④有识之士提倡“实业救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
D.强化社会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关键信息: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户籍制度是古代中国统治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重要手段,并不具有缓和土地兼并、遏制社会贫富分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作用,故A、B、C三项排除,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推动中国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迈进的因素应包括?
①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②水利设施的兴修?③各诸侯国的变法措施?④城市经济的发展?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