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材料二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三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有7 000年海洋文化,其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内领先于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2、判断题 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无论是对孙中山本人还是中国国民党而言,都是其革命目标的一个重大转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次会议召开于1924年初的广州
B.参加这次会议的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
C.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三民主义思想的终结
D.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
3、判断题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资政新篇》 内容
|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 兴办保险事业
|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4、判断题 《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其根源是(?)
A.战争形势下无暇顾及
B.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
C.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
D.超越了农民战争范围
5、判断题 在中共“一大”召开之前,陈独秀明确指出:“吾党”应首先帮助资产阶级民主派向封建势力进攻,然后再尽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共“一大”上,也有代表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陈独秀的这一认识
A.为中共“一大”上党的纲领的出台奠定了理论基础
B.与中共“二大”上提出的革命纲领基本吻合
C.说明中共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缺乏正确的分析
D.反映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国内得到认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