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提倡投资设厂
C.废除八股取士
D.撤并闲散衙门、冗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的是在戊戌变法中失业人数增加的现象,这是因为戊戌变法中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的结果,所以D项正确;A、B、C项不是对现象的解释;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二?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这句话的含义。(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超越洋务运动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能够超越洋务运动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主观目的: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2分)
含义: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分)
(2)超越洋务运动的方面:①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②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③社会基础是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④改革内容更广泛、更深入。(4分,每点1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政的领导力量;西学的进一步传播。(4分)
本题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开启中国现代化,主要是洋务运动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2)问戊戌变法超越洋务运动的表现可从目的、理论指导、社会基础、内容等方面回答;原因从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上西学的传播等方面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粗略统计,清末赴某国留学人数:1901年为274人,1903年为1,300人,至废科举的1905年则猛增到 8,000人,翌年更是达到12,000人。以上材料中的某国是?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的强国御辱之道
C.形成了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在期间的维新派和顽固派的思想对峙形成了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C项中肯定的是维新变法的思想方面的作用B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场爱国的政治改革运动?②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
③彻底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秩序?④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故②不正确;由于顽固势力的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故③不正确;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①、④正确,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还要注意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其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