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夷待访录》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黄宗羲观点最准确的评价是
[? ]
A.主张建立伏尔泰式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B.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
C.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D.系统提出了构建新社会的美妙蓝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儒家民本思想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为君之道与治民之道,其最终取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挤才能巩固。上述材料表明儒家思想
①重民意?②重民生?③重教化?④重权威?⑤重法制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儒家思想研究的重点在于统治阶级如何统治,被统治阶级如何才能更好地接受统治阶级的统治。其主要思想有:重民,民贵君轻;关注民生,民间疾苦;重视教化,以礼治国。因此①②③都是正确的。故选B。重权威和重法制属于法家的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到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一直到清末。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学生应该明白。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黄宗羲说工商“盖皆本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国家是“为万民非为一姓”。这说明他
A.关注民生
B.倡导民主政治
C.幻想大同社会
D.废除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体现了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体现了他对国计民生的关注。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提出废除君主专制,提出民主政制思想,人人各得其私也不符合大同社会的设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顾炎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反映了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
C.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
D.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这与西方的启蒙思想极为相似。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B.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生产了巨大影响
C.黄宗羲的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黄宗羲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而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中西方思想比较。中西方的新思想互相影响不大,AB排除。反封建专制思想的产生应该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