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C.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D.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材料出自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是租田人张文信和田主康海多签订的租田协议,对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仅从这一个例并不能说明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A项不对;B、D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不能体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封建时代皇室、贵族、大官、富豪、寺院等占有并经营的大片土地,称为“庄园”,实际上是地主所有的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A、B、D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 宝钞23、银1、布1
|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 银52、稻谷1
|
?该表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抓住关键词“运动半径很小”,而选项中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言论,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故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