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
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2分)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4分)
(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分)
本题解析:
(1)注意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由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小农经济形成。
(2)“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说明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经济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出现过。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的新课标卷涉及本专题考题共有13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大多以“三农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设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古代农耕经济,涉及的知识点有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生产、商品经济、城市发展、对外贸易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等基本知识,并直接或间接与现实问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计算比较、论证阐释等方面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一相比,图二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革
D.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
D.铁器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精耕细作的理解。由“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得知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