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7 23:16: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 ) ①城市规模扩大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④市坊之间没有严格界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清时期,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 A.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使农民购买力下降,商品市场狭小 D.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理解“置产业田地为主”——地主和商人把赚来的钱又用于旧的投资方式——买土地,导致手工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宗元丰年间制定了“广州市舶条法”,史称“元丰法”。至南宋时海外贸易达到全盛,当时监管市舶务的张阐奏言:“比者叨领舶司仅及二载,窃常求其利害之灼然者,功持法令之未修。何当福建广南各置务于一州,两(浙)市舶务及分建于五所三路,市舶相去各数千里。初无一定之法,或本于司之申请而他司有不及知,或出于一时之建明而异时有不可用,监官之或专或兼,人吏之或多或寡,待夷夏之商,或同而或异,立赏刑之制,或重而或轻,以至住舶于非发舶之所,有禁有不禁,买物于非产物之地,有许有不许,若此之类,不可既举。故官吏无所遵守,商贾莫知适从。奸吏舞文,远人被害,其为患深。欲望有司,取前后累降指挥,及三路节次申请,厘析删修,著为一司条例。”建议朝廷制定专门的市舶条法,以有效管理海外贸易,禁绝官吏上下其手。朝廷嘉纳之,“委官详定”,这样,单行市舶敕令在南宋进一步发展并完备。 ——《宋代商业立法与欧洲同期商法之比较》 材料二 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恤商政策,对官吏妄加征税给以严惩。如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 ——摘编自《宋代商业管理中的伦理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市舶官员张阐上奏折的背景、目的和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代商业政策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1)背景:仅广州有管理市舶的法令,其他涉有外贸的地区无类似法令。(2分)目的:建议中央政府制定全国性的市舶法令,以解决多地外贸管理方面无法可依的问题。(2分)结果:中央政府同意该建议,并组织官员编订了详细的单行市舶敕令。(2分) (2)特点: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法令条款详细,以防范官员侵犯商人的合法利益;鼓励商业和外贸发展。(6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可知得出,即背景:仅广州有管理市舶的法令,其他涉有外贸的地区无类似法令。目的:建议中央政府制定全国性的市舶法令,以解决多地外贸管理方面无法可依的问题。结果:中央政府同意该建议,并组织官员编订了详细的单行市舶敕令。 (2)由材料“朝廷制定专门的市舶条法,以有效管理海外贸易,禁绝官吏上下其手。朝廷嘉纳之,‘委官详定’……对官吏妄加征税给以严惩”等关键信息可知,宋代商业政策的特点是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法令条款详细,以防范官员侵犯商人的合法利益;鼓励商业和外贸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图2),这是在“古丝绸之路 ”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思维开阔,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深远意义,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
 图1
 图2 请你参考与图1相关的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推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要求:结合历史,至少两个角度,表述简洁清晰)
参考答案:(1)政治意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体现了西汉王朝“大一统”政治理想,加强了对匈奴等西域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与交流;“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增强中外政治互信,提高国家战略安全,扩大中国国际影响。(6分) (2)经济意义: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以及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的经济交往,推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并带动了沿线国家城镇的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中国西部的开发;有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实现互惠互利和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国产品拓宽国际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出去”。(6分) (3)文化交流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原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以及东西方文化间交流与融合;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利于沿线地区文化的传承、交流、发展、重塑,并促进旅游事业的大发展。(6分) 说明:答出两个角度即可。
本题解析:这一题要求“参考与图1相关的历史知识”,即是根据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知识,来与今天习主席所提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进行古今的对比,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有相似的积极意义。所以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等角度去分别思考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和现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成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即可。根据题目要求只要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汉代丝绸之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与河南新郑出土的春秋莲鹤方壶有关的技术是……() A.金银错技术 B.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C.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