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却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2、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3、判断题 阅读《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简表》,从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应是
技术类别
| 西方发明
| 上海出现
| 重庆出现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
①中国侧重于引进西方实用技术?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近代化从沿海向内地扩散?④中国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为少走弯路,中共在当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什么总任务?为实现这一总任务而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步骤和目标。
(4)以上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5、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

A.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意大利的经济生产总值超过德国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