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32分)在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又与城市的繁荣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密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由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
一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原是一个“市厘肆,埒于二柬,人杂五方”的大都会,唐代成为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县。正如诗人所说:“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昔时地险,实为建业主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小邑。”连一个州的治所也不是。全国的统一.使金陵失去了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作用,运河的开通,使金陵失去咽喉近代带的地理位置,缺乏经济依托的金陵地位一落千丈。而扬、润、苏、常、杭等州由于本身经济的发展和运河流经其地而成为重要的都会。
一一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三?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敕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材料四?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财物力为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欠残也……今殴良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未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宜《论积贮疏》
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束,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记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的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金陵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6分)
(4)材料四,材料五是如何看待商业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12分)
参考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封建文化自我封闭和保守性的大环境影响;官府的干涉和控制;
手工业内部错误的竞争观念。(4分,答出其中2点给4分)
影响:有利工艺传承,保证工艺水平;从长远来看,妨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分)
(2)全国的统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6分)
(3)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6分)
(4)材料四认为商业是“末业”(2分)?理由:人们生产的产品有限,如果消费没有节
制就会产生匮乏;从事商业的人不直接从事生产。(4分)
材料五认为商业也是本业。(2分)?理由:工商业本来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正当
行业之一,商人又可以促进商品流通。(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所描绘的城市是
A.咸阳
B.长安
C.开封
D.洛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此诗是赞美长安新都布局整齐,街道宽阔,所以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富商邹凤炽“常与朝贵游”,王元宝、郭万金等商贾“各以延纳四方文士,竞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各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则材料叙述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
A.唐朝时期城市商业比较繁荣
B.商人的低贱地位有所改变并开始干预政治
C.富商与朝廷官僚互相勾结且相互利用
D.城市中的文人也信奉经商之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出拥有巨资的富商结交贵族、官僚、文人,并彼此相互利用这种社会现象,其实质是说明古代商人低贱的地位在唐朝开始了变化,商人开始干预政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
[?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
材料二?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前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
材料三?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摘编自《太平御览》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