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改为安抚政策?
B.义和团被地主阶级篡夺了领导权
C.义和团对清朝本质缺乏明确认识?
D.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以来,列强把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中国挣脱不平等条约束缚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材料一 1919年4月,中国代表团向巴黎和 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正式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内分七大方面: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外国租界;七、关税自由权。
材料二 1927年1月初,武汉民众举行庆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的活动。英国水兵与民众发生冲突,造成民众死伤。激愤的人群大批拥入租界,英工部局不得不向国民政府外交部请求派军队进入租界保护,这促使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汉口特别区仍然保留英国人的部分参与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就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到1930年,中国的关税自主终于实现,而领事裁 判权方面最终因“九一八事变”而不了了之;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国和英国签订条约,规定废除美英在华特权,包括:在华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以及废除《辛丑和约》等。是为战时废约。
材料三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争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美英在未征得中国同意的情况下,便在外蒙古独立、大连商港国际化、租借旅顺及东北铁路等问题上,对苏联作了有损中国主权的许诺;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所处的地位,有人把它称为新形式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四 中共执政后,它一反民国历届政府的软弱,决意彻底扫除不平等条约的残余。1950年2月,通过《中苏友好同 盟互助条约》中国废除了苏联在东北的特权,至此,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引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结果如何?由此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战时废约得以实现的原因,你是如何评价民国历届政府的废约行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背景和后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过程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以失败告终,中国的正义要求横遭拒绝,中国没能要回山东胶州湾。由此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原因:①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国际地位提高;②美英等国需要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倾力合作,以战胜凶恶的法西斯;③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④中国各阶层人民的长期斗争;⑤国际上正义力量的支持。评价:①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和利益上,应予肯定;②历届民国政府的废约行动都比较软弱,没能彻底根除不平等条约。
(3)背景: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国援助而发动内战,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后果: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中国民族工业大受打击。
(4)特点:①中国的废约是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②群众性的反帝运动与历届政府的废约外交相互配合,人民群众的斗争为废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③废约的过程是渐进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④中国的废约从废除某一国家或某一方面的特权开始,利用一切机会,一步步地艰难前进,逐渐收回丧失的国家主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共在抗战期间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抗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
C.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政权
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中共在抗战期间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抗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背景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A、C不是团结的对象,与本题题意不合。中共这一口号的提出是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政攻以前,故D错误,所以正确的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