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北伐出师的地点是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频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彭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
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无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
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19世纪中国受到哪些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的?(5分)
(2)材料二、三、四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件?(3分)
(3)结合三个条约的主要不同之处,说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逐步形成的。(10分)
3、判断题 台湾岛被割占给日本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判断题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5、判断题 (12分)国家结构与民族问题是政治中的重大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省对于其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之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联邦办法亦复如是。但昔之督抚为君主任命,后此当由民间选举。即以本省人民,自为主人。形式仍旧,而精神改变,则效果不同矣。
——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1911年11月21至23日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当时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4分)
材料二?以下材料选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二 中国政治经济现状与受压迫的劳苦群众
……至于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不然: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因为中国本部的经济生活,已由小农业、手工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生产制的幼稚时代,而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以这些不同的经济生活的异种民族,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
三 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四)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
(五)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主张民族自决自治的原因。材料三中的联邦制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8分)
(3)后来中共的民族政策有何变化?试举两例说明。(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