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2、判断题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对此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
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于希腊人
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的权威
3、判断题 阅读材料(16分)
材料一 孔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位者,这种人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位者,却喜欢^造**作乱,这种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吧!”
材料二 孟子把“仁”的学说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仁”政是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
材料三?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的事业。他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庭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四?南北朝时期,儒、佛、道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高度。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⑴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4分)
⑵根据材料二回答,孟子政治思想核心是什么?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4分)
⑶根据材料三回答儒家思想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如何?(4分)
⑷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简要评价宋明理学。(4分)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摘编自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材料二:
明代的婚姻礼俗主要参考《朱子家礼》,如:
拜堂: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仪式,通常可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撒帐:拜堂后,新婚夫妇要向亲友抛洒“一把栗子一把枣”,谐取“早立子”、“多立子”的口彩。
庙见:婚后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拜祠堂,这样媳妇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
——摘编自陈洁梅《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1)据材料一,指出宗教改革前后欧洲在婚姻方面的主要变化。(2分)概括材料二中传统婚俗的特点。(4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6世纪中西方婚姻观念与礼俗差异的原因。(6分)
5、判断题 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的特点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 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