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传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节,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
[? ]
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摘自《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从王国里分出许多侯国。侯国列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政治。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
材料四?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依材料指出两者这之间的关系。(2分 )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1分)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2分)
(3)材料三中的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2分)
(4)材料四中唐朝的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宗法制和分封制(2分)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主要依据。(2分)
(2)郡县制。(1分)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分)
(3)汉初郡国并存;后来封国威胁中央政权,如出现“七国之乱”。(2分)
(4)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髙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A.皇帝和丞相的权力分配上
B.中央机构的运作方式上
C.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关键要知道文中的“封建政治”其实是指西周时期“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它采用的是地方自治的方式管理,郡县制则是以中央集权的方式管理地方,因此答案选择C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思想,首先通过阅读理解材料确知其反映的是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其次在充分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的前提下对应分析备选项。关于郡县制,(1)理解郡县制的概念,认识其任命方式和职权范围;(2)运用比较法分析与分制制的异同点,并根据分封制与郡县制内容分析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