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君画的《孔子编书图》错误百出,其中明显的历史知识错误是
①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③孔子把纸铺在桌上④用楷书书写:仁者,爱人。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以为仁”,他所说的“礼”是指?
[? ]
A.礼貌待人?
B.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万历年间,出现“佃农所获,夕贸市廛”;“(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这反映了
①佃农有一定支配产品的权力
②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③佃农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④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加强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的主要信息是佃农将自己的收获物与市场发生联系,而不是生产的主动权问题,由此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文化的作用是什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
(1)针对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2)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 “文化的作用”?据此,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概括材料五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2)①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克制,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消极因素: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等。②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
(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展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的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家。两者在对人的认识上有何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次思想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道家:老子主张“无为”;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2)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相同点:都关注人,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4)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