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14:57: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伦理纲常,维护社会秩序,A对应程朱理学,BD对应王阳明“心”学,因此选C。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②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③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④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同点: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③哲学范畴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向外追逐客观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恢复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 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出自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近日横”一般多画泊着一空船,舷边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
世 袭 尚贤
财产共有 财产私有
阶级制 齐民化
封建制 郡县制
宗庙议事 庙堂议事
|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从世袭、财产共有、阶级制、封建制、宗庙议事到尚贤、财产私有、齐民化、郡县制、庙堂议事,反映此时出现私有制、打破了血缘世袭的局面。故选B,商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社会处于大动荡的时期。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的局面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动荡时期,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的崩溃,周王室力量缩小;在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并不断的发展;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国的变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一个是战争不断,各国的力量在急剧的分化组合;另一个是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建立,社会性质正在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材料二 以其本心论之,管仲才陈于桓公而见于行事者,皆微权小智,虽假尊周为名,其意则富强其国而已。固君子才羞道也。 ——明·宋濂《宋学士文?静学斋记》 材料三 迫难两全之际,捐小以全大,乃与其初心小异而不伤于大同。故管仲事雠而夫子许之为仁,以其知小大公私之辨也。使怀子纠之怨,忿戾以去其故国,北走戎,南走楚,必与桓公为难,而雪其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来华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的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 D.考据学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格局材料和所学知识,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来华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的经世致用之学。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之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