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文化由穿得暖到时尚、个性,由封闭走向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②港台、欧美等文化传播的影响
③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排除④,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求;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思想是王守仁的致良知。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述材料,请回答(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3分)
(2)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4分)
参考答案:(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分)。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4分)
本题解析:此题很简单,都是考查的基本的常识性的问题。(1)1954年宪法是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2)这部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点评: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国家机构和组织原则,规定了政府与人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954年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的成就,为以后的国家机构的建立和有效地运作提供了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
结合材料,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和技术,同时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剥削。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即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污染转移出国、 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来赚钱)。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期,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出现了那些新变化??
(2)此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有何影响??
(3)此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方面,出现了那些新特点?这些特点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1):变化及影响:①农业: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长,农业经营方式改变,社会分工扩大,农业经济结构变迁,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②城市:工商业城镇兴起,劳动力市场出现;③手工业:手工业发展,出现新型手工业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④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极大增长,货币使用向贵金属白银转变;⑤赋役: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 (2)对社会关系影响:从人身依附关系向经济关系转变;对价值观念影响:从重农抑商向工商皆本转变;?(3)新特点:科技文化领域西学东渐;影响:为中国传统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生机。政府政策方面,逐渐闭关;影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殖民者不断骚扰中国边疆;影响:边疆危机由内转外。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归纳、综合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以为明末清初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方面为研究对象,对此,中学历史教材中有相应的知识叙述,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充分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