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包括 ①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 使地方官员依赖中央和君主并向其负责 ④ 妨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中①②③④均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概括材料反映的观点。
(2)评价上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举例,不限中外、古今)予以论证说明。
参考答案:
(1)老子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2)第一层次?单一观点:
观点一:观点正确,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或统治者无为有利,有为有害。
论证:
例秦始皇暴政导致天下大乱、最终亡国。这种暴政之“为”就应“无为”。
论证如能延伸到评价: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立功理论依据;或一定程度上起到警醒、约束统治者;。
观点二:观点错误,统治者应该有为而治
论证:
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或李冰兴修都江堰,奠定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基础,泽被后世。
论证如能延伸到评价:是一种试图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的消极思想;或反对社会进步。
第二层次?
观点一:复合型观点(辩证性观点):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历史环境下,统治者的有为、无为,发挥的作用不同。?
统治者有为有利:
例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之“为”,为川蜀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基础,影响至今。这种“为”“当为”。
统治者有为有害:
例秦始皇暴政导致天下大乱、最终亡国。这种暴政之“为”就应“无为”。
观点二:统治者同一作为具有有害或有利两种作用。
例:隋炀帝修大运河。有害:苦役百姓,激化矛盾。
有利: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本题解析:
(1)从必修三的课本中学到了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2)从学过的知识中结合老子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主要是要从无为而治的内涵上去理解,答案不拘泥,不过必须有论有据才完整。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发展”表现在( ?)
①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④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继承”,②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③错误;①④属于“发展”,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货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但是欧盟在2002年正式启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这有利于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②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世界各国经济发展④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科教兴国
C.启动“希望工程”
D.尊师重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95年国家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故选B。
点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