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
A.晚清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
[? ]
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
A.地主阶级改革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 ]
A.还政于民的主张
B.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C.中体西用的观点
D.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