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晚清名士林琴南对一报刊杂志的攻击集中于两点:一是“覆孔孟,铲伦常”;二是“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学”。你认为他攻击的最有可能是(?)
A.《国闻报》
B.《新青年》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③社会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④尊孔复古的逆流泛滥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①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④是1915年②是新文化运动③是1917年以后,所以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辜鸿铭被称为“国宝级怪人”。……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是教英国文学的教员,却头戴红顶瓜皮小帽,身穿长袍马褂,脚登双梁中式鞋;辜鸿铭当初是最先剪辫子的人,辛亥革命以后反而蓄发留辫,整个一位“前清遗民”;他精通10余种外语,发音之纯正,连该语种国人也感到惊讶,他还从19世纪80年代起,花了20年时间,把中国古典十二经中的十部翻译成英文,然而平时讲课和谈话,张口就是“子曰诗云”;他喝洋墨水最多,1870年前后,即13岁就出国留学,1885年正式回国,自称是“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然而回国以后却变为思想最“守旧”的卫道士,他反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力主尊孔读经,公然说"现在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他十分熟悉西方文明,然而却从中得出结论:“欧洲人所热切希望并极力去实现的民主主义文明,就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东西”,他狂热的赞美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丑恶的东西,如一夫多妾制、纳妾现象、女人缠足,十分欣赏清人方沟专为缠足写的一本叫《香莲品藻》的书,并且说“小脚女人,神秘美妙”。
——冯建辉《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辜鸿铭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你如何认识辜鸿铭现象? (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回国之前,辜鸿铭反对中国的传统陋习,推崇西方文明;(2分)回国之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以及新文化运动时期,积极甚至是狂热的捍卫中国传统文明,批判西方文明。(4分)?
(2)辜鸿铭现象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新旧势力交锋的一种典型表现;(3分)反对全面抛弃中华传统文化,对保存国粹有积极意义;(2分)但方式过于偏激。(2分)
本题解析:
(1)辜鸿铭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体现在回国前和回国后,作为“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 辜鸿铭反对中国的传统陋习,推崇西方文明;但是辛亥革命后以及新文化运动时期,积极甚至是狂热的捍卫中国传统文明,认为“欧洲人所热切希望并极力去实现的民主主义文明,就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东西”,批判西方文明。
(2)辜鸿铭一方面精通西学,一方面极力维护和宣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新旧势力交锋的一种典型表现,反对全面抛弃中华传统文化,对保存国粹有积极意义;但身穿长袍马褂,留长辫,方式过于偏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分析材料,该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这与胡适“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思想一致,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同学查阅《青年杂志》《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等资料,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青年杂志》、《狂人日记》及《文学改良刍议》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品,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