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当年《字林西报》称“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
材料二:有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
材料三:有观点认为,“西太后她虽然镇压了戊戌变法。但是在《辛丑和约》之后,她不得不自我改革。这个改革的力度和范围,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戊戌变法,当年百日维新的范围。”
(1):材料一所言“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有哪些内容?(4分)
(2):材料二中,戊戌变法收获 “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成果” 了吗?请简要叙述。(4分)
问题(3):材料三的观点有依据吗?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答案1:准确答出戊戌变法的内容。如政治上广开言路、改定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答案2:能够涉及戊戌变法的内容,但不完整。
答案3:未能按题目要求回答戊戌变法的内容,只写出与戊戌变法相关的一些事件。如创办报刊、学会,公车上书等。
答案4:其他答案。
(2)答案1:叙述有层次,答案完整,语句通顺连贯。如洋务运动在经济上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思想文化上推动了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术文化传播(西学传播);同时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宣传早期维新思想,提出了政治改革的呼声。这一切都为戊戌变法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所以,戊戌变法事实上收获了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成果。
答案2:内容较完整,但只作踩点式回答。如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西学传播,同时早期维新思想及其维新思想家出现等。
答案3:未能分类提炼归纳,只写出一些具体的代表。如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等。
答案4:其他。
(3)答案1:符合题目要求,有结论,有分析。如有依据。1905年“新政”废科举、改官制、修订刑律,后又推行立宪、内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确实超出了当年戊戌变法的范围。
答案2:符合题目要求,有结论,有分析。如有一定依据,但有片面性。虽然1905年“新政”废科举、改官制、修订刑律,后又推行立宪、内阁,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还是无法跳出
维护封建统治的框架。
答案3:不按题目要求回答,机械照搬教材内容。如1905年“新政”废科举、改官制、修订刑律,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
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答案4:不按题目要求回答,只讲零碎的史实,不作分析,也无结论。如1905年“新政”,废除科举等。
答案5:其他。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承办者应该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刘光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由此可以推断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承办者是梁启超。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的真正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推翻清朝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
D.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根本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故选D。
点评:戊戌变法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看,推行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出路,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进步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