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邸,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净,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
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
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
2、判断题 认同“周朝封建社会”论的一位史学家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由封建而帝制,第二次由帝国而民国,第三次则进人了毛泽东时代,成就了21世纪。”据你推测,作者心目中的第一次大革命的政治主角是
A.周武王
B.秦始皇
C.韩非子
D.孙中山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2)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2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4分)
材料三?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 全民
| 集体
| 公私合营
| 私营
| 全体手工业
|
1952年
| 41.5
| 3.2
| 4
| 30.7
| 20.6
|
1956年
| 54.5
| 17.1
| 27.2
| 0.04
| 1.2
|
?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族工业的命运。(2分)
4、判断题 &nb sp;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的特点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 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