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实行避讳制度,原则是不能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结合史实可知汉代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为了避讳“邦” 字将“相邦”改为“相国”,所以A项符合题意要求,而BCD三项名称的改变原因均与避讳制度无关,故答案选A项。
点评:避讳制度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专制和阶级压迫制度,其本质是皇权至上的一种体现,自秦始皇开始创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将原有的称谓变为只有皇帝专用的称谓,如“朕”,“陛下”等词语,到后来更是出现了要避讳皇帝的名字,这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一种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急剧变革的20世纪前期,由于受到外力的冲击,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使得大连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连是新兴城市,由殖民者“一手打造”……受外来文化影响,大连人逐步接受新式礼仪,一些封建的仪礼如跪拜、请安等代之以握手、鞠躬。“老爷”“大人”等称呼被废除,“先生”、“小姐”等新式称呼已十分盛行。
材料二?东北地区……主食为玉米、高粱、小米。随着殖民者的入侵……特别是日本侵占大连后,大量的日式料理店鳞次栉比,发展速度惊人。至“九·一八”事变前,大连全市就已有日本吃茶店100余家。日本寿司、生鱼片等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
材料三?神道,是日本固有的宗教。崇信神道被日本当局视为最重要的民族精神支柱。……1944年在旅顺修建了“关东神宫”。强迫当时的中国人举行各种典礼时,人们必须遥拜日本的“皇太神宫”。就连男女青年结婚,都要逐渐采取神前结婚的方式。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前期大连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根据三则材料分析,大连居民社会生活变迁呈现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大连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1)居民交往简化,等级观念弱化,崇洋称为趋势?(3分)
(2)特点:主动性,被动性(或强制性)(2分)
原因: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日本侵略(3分)
(3)民族独立,学会扬弃(2分)
本题解析:(1)直接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即可;(2)从三则材料的内容中提炼出相关特点,即大连居民社会生活变迁呈现主动性,被动性(或强制性)的特点;结合材料内容可以找出其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即原因: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日本侵略;(3)本问题即可转换为对待外来文化的启示。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是高考近年来新增考点,就学科归属而言这些内容属于社会史的范畴,由于社会史贴近生活并能体现历史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特点所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多有考查,希望引起学生的注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是历史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请据所学知识回答:
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历史上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刚毅、豪爽、聪慧、机敏……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始终是个焦点,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材料二: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有关拿破仑的活动简表。(8分)
史?实
| 评?价
|
I
| ?
| 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 我看拿破仑(请用一句话概括)
|
?
|
Ⅱ
| 颁布《法典》
| ?
|
III
|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控制欧洲大片地区
| ?
|
?
(4)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请你根据以上问题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2分)
材料三: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何意义?(8分)
参考答案:
(3)拿破仑的活动简表。(10分)
史?实
评?价
I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
(2分)
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我看拿破仑(请用一句话概括)
拿破仑是近代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2分)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笫一帝国 (2分)
Ⅱ
颁布《法典》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2分)
III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控制欧洲大片地区
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同时也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2分)
?(4)评价历史人物应看其是否适应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实事求是,客观辨证,一分为二。(2分)
(5)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成为潮流。(4分)有利于深化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根据下表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解读有误的是

A.产量初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
B.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C.产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
D.产量下降与人的主观冒进有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表提供的时间信息是:1958年-1965年。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其主要的原因是人为的政策错误造成的。其后期提出来“八字方针”出现了正确的调整,促进的经济的回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欧盟的成立标志着
[? ]
A.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B.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C.欧元已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的货币
D.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已超过美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