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44 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时美国驻华大使馆在
A.西安
B.昆明
C.桂林
D.重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1944年中国的陪都在重庆。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割让台湾
C.八国联军侵华
D.国民党败退台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近代”、“瀛东”、“辽阳”,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瀛东”指日本,“辽阳”是辽宁的一地名,而“筹海患难防”指的是洋务派筹办海防不能救中国,即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实践上的破产,由此分析判断材料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战争主要在朝鲜、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进行。《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进而可知“故乡”指的是台湾,所以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清政府割让台湾,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由北京发展到上海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正确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免”“去”等说明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成功。故选C。A项是这场运动的导火线,并非材料中图片的内容;B项材料也未涉及;D项说的是运动的阶层,材料也体现不出来。
点评:此题考查的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主张通过革命实现民主共和,以发展资本主义和挽救民族危亡,所以其特点是应该是D;AC只强调个人,而不是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排除;B是指其性质,而不是特点,所以也不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说明 (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B.国民党政府已不急于消灭红军
C.美英支持蒋介石抗日
D.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项表述明显错误, A 、 C 、 D 三项都符合事实, A 项则是最根本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