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3、判断题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4、选择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时,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 )
A.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