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
B.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C.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
D.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2、判断题 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是指?
[?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选择题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B.《大衍历》的制订表明了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C.《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D.《天工开物》最早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4、判断题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
5、判断题 (19分)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材料一:
 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又编译了《大测》,把平面三角介绍进来。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了《农政全书》,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并在天津开辟水田,试用新法,大获成功。 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1)结合材料一,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为何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0分) (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特征。(4分) (4)试分析“中学西传”转向“西学东渐”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社会的变迁。(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