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与“人是生而自由的”所体现的思想不同的一项是
A.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B.“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C.“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D.“将自己投掷于神的面前而彻底皈依于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是生而自由的”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而A突出人的作用、重要性;B强调人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C强调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这实质上体现了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思想,由此分析可见ABC均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D项消除人的“主体性”否定人性而强调神性,强调神的作用、价值,不是人文主义,故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皮科在《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强调人文主义追求解放和自由的精神内涵,B宗教改革强调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权威,C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合,故答案选A项。
点评:西方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得以长足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资产阶级的反专制呼声亦愈来愈高,代表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理论也不断涌现。但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人文主义的含义。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征各异,但其共同点也始终未变,那就是以人为中心,高度肯定人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解题时既要把握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同时也要牢记人文主义的本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故选C。A项反映的是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言论;B项是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项体现了对上帝的信仰,与题目要求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D.宗教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被称为“荣光女王”,其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而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开始确立。……1689年,议会宣布威廉为英国国王,玛丽为女王,双王统治持续到1694年(玛丽二世去世),“生而自由”的精神一直得以保留和传承,“王在法下”的传统也逐渐成为英国人的共识。从荣光女王到双王统治,英国霸权时代呼之欲出。
——摘编自徐明月《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观察美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对国际体系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在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惟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王诗成《中国2l世纪海洋战略构想》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文化角度概述材料一中“从荣光女王到双王统治,英国霸权时代呼之欲出”的有利因素。(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角度论证材料三中三个时代论断的合理性。(16分)
参考答案:
(1)因素: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殖民霸权。(6分)
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或:思想解放运动);近代科技的发展。(4分)
(2)内因:(8分)
政治上:国家统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完善;推行霸权政策。
经济上: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自由主义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外因:(2分)英国霸权的自然衰落。
合理性: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6分)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
第二等
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
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本题解析:第(1)问,国家霸权的确立取决于其综合实力。英国霸权从16世纪到18世纪确立,分析其成因,应从这期间的相关史实入手。政治上,应归为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对外殖民掠夺,文化上应考虑思想解放和以牛顿力学体系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第(2)问,材料反映出美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是“英国霸权自然衰落”。另外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美国崛起原因。政治上同样归功于完善的民主制度,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和先进经济思想的指导,文化上大量涌现的科技成果等等。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论证论断的合理性在这基础上注意结合史实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