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材料二:2013年1月7日至13日全国雾霾日数实况图。

(1)指出雾霾持续日数最多的主要地区。?(6分)
(2)面对雾霾天气,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加强监测与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暂时关停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或施工单位;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环境好转;鼓励扶持新能源或节能产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加强绿化。
	本题解析:此题难度不大,根据全国雾霾日数实况图中信息推断雾霾持续日数最多的主要地区,根据对雾霾天气概念的理解,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可知雾霾持续7天为日数最大,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
(2)对雾霾天气的防治主要从监测预报,污染企业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采取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月11日开始,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下图为此时段我国大气中度污染及以上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4分)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6分)
 
	参考答案:
(1)与南方相比,北方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较多,多雾霾;北方降水少,酸雨少。(4分)?
(2)发展清洁生产;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公交优先,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尾气排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6分,任答3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且多发于冬季。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形成必须要固体杂质;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在本题中着重强调的是霾。霾是需要排放大量的烟尘,且必须为晴朗的天气才可出现。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较多,且经济较发达,机动车及工业废气排放量大,故多雾霾,而北方降水比南方少,所以酸雨少。
(2)雾霾天气主要是排放烟尘造成,所以控制烟尘排放和清洁粉尘成为本题的重点。生产上主要是发展清洁生产,限制高排放企业;生活上主要是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公交优先,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尾气排放;清洁粉尘主要是靠修建隔离带,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这组图片,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

A.在这里取纸,需要就取
B.“拉美拉美,价廉物美!”
C.这是一种再生纸
D.用纸越多,绿色森林越少,请节约用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2.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F.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G.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H.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当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但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与③相符。
2.④类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分析回答。

(1)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从鸿雁生存的地理环境方面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歌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留恋与欣赏。请指出至少两方面的欣赏自然景观的要领。
 
	参考答案:
(1)鸿雁迁徙由于季节变化;生物量小,食物不足。
(2)掌握了欣赏时机;以情观景。
	本题解析:
(1)从材料中的鸿雁北归还等语句反映出候鸟随季节的迁移。影响候鸟的迁移的原因主要是觅食和繁殖。冬季北方地区生物量小,食物不足,候鸟往南迁移。
(2)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景观的欣赏方式有(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选择观赏位置(3)把握观赏时机(4)动静结合(5)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