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宏伟工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周边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特别是丹江口水库环库区丘陵垄岗区,地形破碎,岗岭起伏,十分复杂,土层较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3.4%。农业生产采用传统的粗放耕作方式,结构单一。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要求丹江口水库库区水质要达到国家地表水Ⅰ类水质的要求。但目前丹江口水库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Ⅱ类水质标准,总磷、总氮明显超标。库区泥沙淤积严重,富营养化程度逐年提高。
资料三: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污染控制分区图(图14)。
?
(1)试分析丹江口库区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4分)
(2)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质污染的现状,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6分)
参考答案:(1)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1分)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大;(1分)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但造成水库淤积,而且使水质质量变差,富营养化程度提高(2分)。
(2)①农业生产中,推行科学施肥、施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②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搞好水质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农业污染治理的自觉性;③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监测网络,加强对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研究,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若按照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的环
? 境问题。
(2)图中伞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_______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 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南极上空)臭氧层受到破坏;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
(2)臭氧层;平流;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
? 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3)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 (气温升高、干旱面积增大、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有效生态承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分析表中的数据,完成问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 (单位:公顷/人)
国家
| 生态 足迹
| 有效生 态承载力
| 生态 赤字
| 国家
| 生态 足迹
| 有效生 态承载力
| 生态 赤字
|
新加坡
| 6.9
| O.1
| -6.8
| 冰岛
| 7.4
| 21.7
| 14.3
|
比利时
| 5.0
| 1.2
| -3.8
| 新西兰
| 7.6
| 20.4
| 12.8
|
美国
| 10.3
| 6.7
| -3.6
| 秘鲁
| 1.6
| 7.7
| 6.1
|
英国
| 5.2
| 1.7
| -3.5
| 澳大利亚
| 9.0
| 14.0
| 5.0
|
日本
| 4.3
| 0.9
| -3.4
| 巴西
| 3.1
| 6.7
| 3.6
|
?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O.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根据人均生态赤字的内涵,明确1993年与1997年相比,生态环境是在继续恶化的,在此前提下逐一分析四个选项,找出与题干相吻合的叙述。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2013年1、2月,全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更为严重,大气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下图表示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的预测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2013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带来的问题。(4分)
(2)简析2013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人为原因。(4分)
(3)材料二体现的环境管理手段有 ?、 ?。(4分)
(4)为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开采和利用领域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1)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资源供应压力大(2分);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环境压力大(2分)。
(2)冬季居民生活取暖、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等(2分)排放大量的颗粒污染物质(2分)。
(3)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任2点得4分)。
(4)开采:科学开采,防止采富弃贫(2分);
开采过程中环保措施同步进行(2分);
开采后土地复垦(2分)。
利用: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矿物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广洁净能源技术)(2分);
调整矿物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比重(2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增长较大,易出现资源短缺问题;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量增加,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2)冬季居民生活取暖再加上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等,排放大量的颗粒污染物质,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2013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体现了资金划拨、加快技术革新提高油品质量,这些措施包括了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
(4)开采领域包括:科学开采,防止采富弃贫;开采与环保同步进行;开采后的土地复垦。利用领域包括: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以提高矿物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推广洁净能源技术;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比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2.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