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A.位于北半球 B.此季节,陆地西部地区温和湿润 C.自然带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若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则d处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a处紧邻岩浆岩,可能经历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所以b处可能找到石油;隧道要在背斜位置,c处为向斜,不可以;b处为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c为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故选A。
【小题2】从植被分布和指向标分析,30°纬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林,故为南半球30°S,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根据图中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此时海水等温线向南(高纬)凸出,说明此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应为冬季,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所以B正确;自然带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错;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三角洲会加速向海洋延伸,D错。
考点: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及实践意义;气候特征分析;自然带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美国有一条特大的“死亡谷”(36°N,117°W),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25千米,宽6~26千米。峡谷两侧悬崖绝壁,最低处低于海平面85米,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夏季炎热,绝对最高温曾达56.7℃。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死亡谷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断层下陷
D.冰川侵蚀
【小题2】形成死亡谷夏季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②海拔低气温高
③纬度低气温高 ④暖流的增温效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死亡谷由于地球重力将地壳压碎成巨大的岩块断裂下陷而致,当时部份岩块突起成山,部份倾斜成谷,故本题选C。
【小题2】夏季炎热,绝对最高温曾达56.7℃,主要是因为海拔低,导致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再加上纬度较低,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较强所致,故本题选C。
考点:地质构造、大气受热过程、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及两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形成甲图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堆积作用
C.风力的侵蚀作用
D.波浪的侵蚀作用
小题3: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反映乙图中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属于沉积岩的是c。因为指向c的箭头表示固结成岩作用,为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只能转化为沉积岩。
小题2:甲图为乌江峡谷,形成甲图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流水侵蚀形成“V”型谷。
小题3:乙图为六合桂子山石柱林,为火山喷出形成的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反映乙图中岩石形成过程的是①。因为图中a为岩浆,b为岩浆岩。①代表的作用为上升冷却凝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不难作答。对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命题规律简单分析如下:从考查内容看,“地质作用与形成地貌”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从考查形式上看,多数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考查能力上看,直接考查名词、概念的试题不多,对理论和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