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③段分别位于河流的上游、出山口、入海口附近,因此,①②③段的主要河流作用是侵蚀、堆积、堆积作用。
【小题2】图中②处、③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入海口,因此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山前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考点: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箭头可以表示大理岩形成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①为上升冷却凝固;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新安江水电站于1959年9月21日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2012年4月27日到5月1日,浙江卫视联手央视,对千岛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狮城也就是原遂安县城进行全景式的直播拍摄。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题。
小题1:本次直播选在10:00—14:00之进行,原因是
A.收视率最高
B.水温高
C.光线好
D .风速小
小题2:国际考古把水下遗迹,包括沉船和建筑物,称为“时间胶囊”。此次水下探秘发现新安江水下古城淹没50多年后,众多古建筑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最有可能的原因包括:
①流水侵蚀作用弱?②水底水温低于0?③水底水温年较差小?④风力搬运作用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次是对千岛湖水下古城进行拍摄,所以对光线的要求较高。
小题2:众多古建筑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是因为受外力侵蚀较小,即湖底水流速度较慢,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底水温年较差小,使湖底处于“恒温”状态,对古建筑损坏较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目的基本影响,掌握影响拍摄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水下古建筑保存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