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据图可知:该地为湄公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流到了人海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所以为流水沉积作用,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处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海底地形中海岭是在生长边界,海沟是在消亡边界。图中甲处岩石年龄最新小,形成时间最晚,应该在生长边界,排除B、D两项;海岭是地幔物质涌出的地方,在海岭顶部冷凝形成新的地壳,故选A。
【小题2】四个区域中,冰岛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属于生长边界,其他三个区域均为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属于消亡边界,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小题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小题3: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河流总体向南流,故D错。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B对。乙地泥沙堆积,甲地侵蚀,即曲流的西岸是侵蚀岸,故A错。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故C错。
小题2: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故选A。
小题3: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使泥沙沉积量减少,在海水侵蚀作用下,三角洲可能后退,故选择D。
点评:本题组为2009年广东地理高考试题,难度居中,思维量较大,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地理图像的理解,河湾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在河流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出现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的判断至关重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
A.花岗岩
B.页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花岗岩属于岩浆岩;页岩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而生成,属于变质岩。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按成因不同,岩石的三大类型,并结合常见的典型岩石加强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属于典型的石英砂岩地貌,因其自然景观的独特性,于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下图为某旅客在张家界旅游时拍下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构成砂岩地貌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小题2】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石英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B正确。
【小题2】张家界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独特的峰林地貌景观。C正确。
考点:岩石类型、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