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4分)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2分)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2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2分)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2分)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四大工程。
(1)结合图示了解我国的四大工程,包括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东西方向跨度大,故气候变化大;青藏铁路全部位于青藏高原。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强弱,故水资源的南北差异:南多北少;注意“供需关系”:我国能源资源的供应:西多东少,但经济发达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故能源需求:东多西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4)四大工程中,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向上海供应能源,故对上海的意义:主要从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改善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
参考答案:
(1)共性特征:技术含量低.需要劳动量大;污染较严重(答其中2点,2分)
(2)劳动力价格提高(1分).土地价格提高(1分),导致当地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变小。
(3)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1分);带来环境污染(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手机生产已趋成熟并可以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据此回答1~2题
1、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①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②有较先进的技术装备③有较广阔的潜在市场④有较便利的交通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我国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
[? ]
A、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减少就业机会
D、减轻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①植物种类增加?
②土壤肥力降低?
③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④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⑤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图中铁路线M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重要通道
B.是N市所在省出海的唯一铁路通道
C.是我国南北向的重要铁路干线
D.它连接了我国四个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