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五)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22~24题:
小题1:有关图中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较周边高
B.甲地有可能是山间小盆地
C.气温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D.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小题2:乙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小
B.含沙量大
C.汛期长
D.结冰期较短
小题3: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C.土壤为肥沃,为紫色土
D.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4、综合题 图16为“欧洲西部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冰岛被称为“极圈火岛”。 2010年4月冰岛火山喷发,随风飘散的火山灰逐渐弥漫于北欧、西欧等地区上空,岩浆融化冰盖引发的洪水以及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火山灰等将使人类受到长期影响。
(1)表示欧洲西部7月份等压线分布的是?(甲或乙)图。(1分)
(2)甲、乙两图中南北气压差大的是?图,试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3)受冰岛火山喷发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该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缺点有?。(3分)
(4)B河流经的世界著名工业区名称是?,简述该工业区发展初期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
(5)A城市内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路灯,请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2分)
5、综合题 阅读资料,完成各小题。(13分)
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________ 产业。(2分)
资料3: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2)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分)
(3)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 _____?。(4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