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低山丘陵广布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元旦,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甲的昼长比乙短;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甲大;乙地的纬度比甲低,线速度乙比甲大。
小题2:甲位于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季风气候。乙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无结冰期,广泛分布红壤,低山丘陵广布。
小题3:甲地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乙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
小题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主要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的,和纬度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及轮廓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为我国海南岛;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流量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C错误。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两地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而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还较低,故科技和机械化水平较低。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进而分析河流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等内容。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运动》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