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与我国较早成立的其他经济特区相比,新疆喀什的区位优势是(?)
A.纬度位置较高
B.深居内陆
C.位于我国西北边疆
D.周边接壤国家较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新疆喀什位于我国边疆地区,故具有边界贸易的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地处温带地区
C.除水能外其他能源短缺
D.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资源和经济。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温带地区;除水能外其他能源短缺。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A.太行山脉
B.大兴安岭
C.秦岭
D.贺兰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兴安岭是二三阶梯分界线,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我国在吸引外资的近30年间,一个总体趋势是外资持续、大量地进入中国。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为主转变为外商独资为主。4.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但中西部地区投资在逐渐加大。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 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试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于东部的原因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商在华投资办厂对东部地区的本土企业有何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政策因素,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晚;②地理位置,中西部的地理位置不如沿海地区优越;③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相对恶劣;④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差。⑤科教水平,科教不发达,人才流失。(任意4点,合理即可)
(2)①争夺市场? ②争夺原料? ③争夺人才
(3)①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②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④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⑤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任意4点,合理即可)
(4)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③加大科教投入,加强对劳动力培训,④打造服务型政府,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⑤积极引进处于研发设计环节,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⑥在接受产业转移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任意4点,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资料,完成各小题。(13分)
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________ 产业。(2分)
资料3: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2)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分)
(3)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 _____?。(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3分)
A?劳动密集型产业。(2分)
(2)原因:香港经济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高,
劳动密集型企业失去优势(2分);珠三角经济较落后,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因而香港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北移,珠三角成为香港产品的加工基地,香港输出产品的经济格局(2分)。
(3)“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放宽、灵活(2分);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的发展,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产业需要升级调整(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