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4年世界首例旱地种植的杂交旱稻在上海诞生,杂交旱稻种植与传统水稻相比,节省劳动力,且产量持平。据此完成问题。1.杂交旱稻在干旱的地区推广并获得高产,这说明2.上海传统水稻区改种杂交旱稻,导致该地区
A.水资源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B.科技进步使农业对土地资源质量要求更高
C.生产力发展使人类所需的资源量减少
D.科技进步缓解了水资源对农业的限制作用
E.耕作劳动力增加
F.水田耕作变为旱地耕作
G.粮食消费大量增长
H.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杂交旱稻培养属于培养良种,属于科技改善农业生产对水源的要求。
2.上海的传统水稻区为水田农业,杂交旱稻种植属于旱地农业,可节约水资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冰岛不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地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温度低不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影响冰岛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2.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农业技术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是使用玉米芯。与其他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是2.下列关于该地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A.扩大林木的使用范围
B.有利于减轻酸雨危害
C.推动工业化进程
D.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E.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F..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G..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
H..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可以减少林木的使用,从而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故选D。
2.由图可知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充分利用了玉米资源,从而减轻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以及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不会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多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2.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正确的是
A.资源指向型和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
B.土地资源开发过度,农业开发潜力小
C.加工工业水平高,精细产品比重大
D.农业生产效率高,产品商品率高
E.利用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F.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G.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H.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保护本地资源
参考答案:1. AD
2. AC
本题解析:1.该地是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发展重工业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把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为此首都的冶炼部分已经全部从北京搬迁至位于渤海湾河北省唐山滦南县的曹妃甸,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仍留在北京。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有关首钢搬迁对北京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钢铁工业是重污染企业搬迁有利于改善北京城市环境
②钢铁工业用水量大搬迁可以缓解北京用水紧张的状况
③首钢搬迁可以减少北京的人口,减轻工作、住房压力
④首钢搬迁会使北京钢铁价格上涨2.有关首钢搬迁到曹妃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原材料和钢铁成品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②搬出北京会失去原有的钢铁市场
③曹妃甸低价地,会减少新厂的投资
④会给新址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E.①②
F.①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首钢搬迁对北京的影响是:钢铁工业是重污染企业搬迁有利于改善北京城市环境;钢铁工业用水量大搬迁可以缓解北京用水紧张的状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曹妃甸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交通运输方便;曹妃甸低价地,会减少新厂的投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