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①沙尘暴、水土流失 ②水土流失、滑坡 ③泥石流、土地荒漠化 ④沙尘暴、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物质组成相同,西北风把内蒙古高原的颗粒搬离原来的位置,后来堆积成黄土高原。
【小题2】黄土高原的黄土经过流水的搬运作用,之后沉积成华北平原,所以,c为流水搬运作用。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如果坡度较都,水流较急,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问题,有些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
考点:外力作用及其地貌。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各代表的内容。
A ;B ;C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箭头的地理含义:
① ;④ ;
⑤ ;⑥ 。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各类 ,又到新的 形成。
参考答案:
(1)A:变质岩 B:岩浆岩 C:岩浆
(2)①重熔再生(或高温熔融); ④冷却凝固(或岩浆侵入/喷出);
⑤外力作用(或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
②乙处为侵入岩
③甲可能是火山岩
④乙可能是沉积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结合右图,甲处为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而含有化
石是沉积岩的特征,故①错误。乙为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侵入岩;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 | |